【印聯傳媒內容摘要】數字印刷無疑是當前行業的熱點,但按照班尼·蘭達公司提供的數據,迄今為止在全球每年50萬億頁的印刷品中使用數字印刷方式完成的產品僅占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1萬億頁,還遠未形成氣候。數字出版還停留在初始階段。
數字印刷當然不只是為出版物印刷服務,但數字印刷與數字出版密不可分,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的數字印刷占總印刷比重較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數字出版業發達。
盡管我國早在2009年就宣布數字出版已經超過傳統出版,而且之后的幾年在總量上與時俱進,但分析2009年高達799.4億元數字出版的產值構成可以發現,真正由傳統出版轉為數字出版的僅占2.9個百分點(23.1億元),其余的776.3億元的產值來源于手機出版(314億元)、網絡游戲(256.2億元)和網絡廣告(206.1億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分收入與傳統出版業的關聯不大。如果微博可以統計產值的話,他們離數字出版似乎顯得還近點。
導致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出版界對數字出版的認識還顯得偏窄,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守著內容產業這塊知識產權,停留在一家一戶發展的階段。有些出版社甚至自建數字印刷機構,準備走自己出版、自己印刷的一體化道路,這固然也屬數字出版的范疇,但這樣的發展完全撇開了數字出版適合網絡應用的特點。如果數字出版最終不能與網絡技術有機結合,不能發揮網絡帶給我們的便捷,那可以說,這樣的數字出版還是畸形的、不健全的。
那究竟什么是數字出版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曾對數字出版給過一個定義:1.具有數字技術記錄、儲存、呈現、檢索、傳播和交易的特點;2.具有在網絡上運營,實現即時互動、在線搜索等功能,具有創造、合作和分享的特征;3.能夠滿足大規模定制者以個性化服務的需要;4.通過技術創新來創造內容傳播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按照這個定義,“在網絡上運營”顯然是重要的特點之一。但是時至今日,我國大多數出版社在發展數字出版上基本還停留在實現上述第一項功能上,即傳統產品數字化錄入。江蘇的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則在積極推行小印數出版物改傳統印刷為數字印刷,以此降低預造貨投入,避免銷售不暢可能出現的庫存積壓現象,仍還沒有走到“在網絡上運營”的階段。
印聯傳媒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報
相關閱讀:2012惠寶快印、印刷、廣告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北京站成功舉辦
快印客旗下個性印品網站——印吧部落全新上線
第191期圖文快印企業精英教練營走進北京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火熱進行時
2012圖文快印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濟南站隆重舉行
2012中國快印行業高峰論壇暨第二屆TOP100品牌評選活動簽約儀式在滬舉行
風雨無阻:2012快印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倍受關注
2012快印、印刷行業精細化管理暨創新營銷研討會上的創意演講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