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過去的幾年,北京的印刷企業幾乎是在一波又一波“環保壓力”的陪伴中度過的。早在2014年,有關方面有意讓北京印刷企業外遷的傳聞便在行業內流傳;2015年初,時任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更是公開表態:北京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堅決退出一般性產業,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業態清理出去,比如印刷等。
2017年,北京再次加大環保治理力度。比如11月,北京市啟動剛剛升級過的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次的停限產危機不僅影響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特別長,對印刷企業的傷害也特別嚴重。環保這一詞似乎已經成為很多印刷企業的夢魘。

而北京,在無數人眼中曾是機遇的代名詞,是改變命運的地方,對印刷亦是如此……但如今,因為霧霾的陰影,環保的重壓,選擇它似乎要付出太多高昂的代價,北京印刷企業面臨的外遷壓力越來越大。
對于北京,印刷人究竟該如何選擇呢?是留守,還是離開,抑或在不舍中觀望……
1 某書刊印刷企業,位于朝陽區,在京12年
“我們所有的環保手續齊全,能裝的環保設施都裝齊全了,安裝了廢氣集中排放裝置,廢物也有專門的環保指定部門來收集。霧霾天一來,馬上就停三天五天。本來我們做印刷,一個月三十天全開工,每天24小時不停地開,都很難掙錢,2016年十二月份幾乎停了十天!今年也是,停工影響很大,開會停,政治任務停,重大事件停,霧霾預警停。”這是一家位于朝陽區和通州區交界印廠老板的心中無奈。
“現在北京不是環保政策怎么樣,而是政府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不一樣了,對于印刷而言,在北京已經沒有生存空間和機會了。即使環保達標,其他各職能部門也會按上級領導要求疏解印刷企業,我們目前已經起動搬遷工作了,準備整體搬遷到天津。我們這次進的是正規工業園區,希望一次性將各種手續完成,一切順利吧。”
2 某書刊印刷企業,位于通州區,在京60余年“當前印刷并非沒有前途,我們企業從2012年起,都保持著20%的增長率,現在我們的產能已經不足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了,我們已經著手準備建設新廠擴大產能,只是不會在北京了。國家的政策是好的,企業應該注重環保,對于企業也是好事,也讓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公平,有利于優質企業的發展,只是北京已經不適合印刷了。
環保不是問題,環保是可以做到的,我們完全符合環保要求。但是政策是難以突破的,印刷在北京是限制產業,是不可能擴張的,我們必須要轉移的,否則我們完成不了客戶的需求。”這家在京60余年的老牌印刷企業計劃在2020年搬遷至天津,新廠將是老廠規模的五倍。
3 某商務印刷企業,位于朝陽區,在京不足12年2016年,這家商務印刷企業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十周年慶典。“希望企業上個十年全部清零,下個十年堅定執行企業愿景和使命。”彼時在慶典上,企業創始人闡述了自己的未來規劃。
只是不知道,他的計劃中,有沒有2017年末搬遷至天津。談及搬遷,企業創始人訴表示,“北京環保壓力太大,而且我們租用的地方也要拆遷。我們也嘗試著在北京及周邊找尋新廠房,但是沒能找到去處,好像印刷行業不在產業園區都要被清退,我們只能搬到天津了。”“幸虧我們搬得早,去年3月份就在尋找新廠址,聽說現在北京周邊很多城市都不在接收企業入駐了。我們客戶大部分都在北京,如果搬得晚,只能搬得更遠,那時會更慘。” 這對于企業,或許是不幸中的小確幸吧~
4 某商務印刷企業,位于順義區,在京近23年
對于環保,企業負責人還是很支持的,他認為“作為企業,不能僅僅因為環保問題就搬遷工廠,環保是企業應該履行的職責。但是需要明確印刷的污染到底在哪里?是油墨還是廢氣,需要明確印刷的污染源。”“環保的治理不應該只是印刷廠的事情。但是印刷廠想要在環保戰役中生存下來,需要做到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兼顧末端治理。”
在談及是否會搬離北京,企業負責人還是非常希望能一直留在北京,這樣也能更好地服務客戶。“我們是在產業園區,所有環保手續也都齊全,但是也要具體看政策,我們現在是不會考慮離開北京的。”但是企業一樣面臨著發展的制約,企業負責人講到,“如果要是擴大產能,擴大廠房面積,在北京幾乎沒有機會的,從當前政策來看,雖然不會被驅逐出京,但是也很難有機會擴大規模了。”
其實,在和幾位企業負責人交談時,都表示了對環保的大力支持,也認為企業應該履行環保的職責。其中有意離開北京的企業,也不全然是因為環保,他們提到最多的不是環保壓力有多大,多嚴格,而是無奈地表示印刷本身已經不適合在北京發展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