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近日,國內著名比較購物搜索網站一淘網針對2011年國內主要電子商務B2C商家的銷售價格做了調研,并發布了B2C行業價格檢測數據。該數據顯示多數電商企業價格在不斷上調,其中京東以15%的漲幅領漲,同樣隸屬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商品價格則是穩中有降。該數據一出,京東、當當等知名電商企業反應激烈,稱一淘數據有貶低同行,惡性競爭嫌疑。電商企業漲價到底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值得關注。
據一淘網發布的價格指數,2011年第四季度,在國內所有B2C商家中,京東商城在10月初和12月初,價格漲幅都超過了15%,遠遠高于其他B2C商家的0%-5%的漲幅。根據這一價格指數,當當網為價格起伏波動第二大的電商,亞馬遜漲幅最高時也接近10%;與一淘網同樣隸屬阿里巴巴集團的天貓商品價格則是穩中有降。
此價格指數一出,引發了京東和當當兩家的激烈反擊。京東發表聲明,稱“京東既沒有也絕對不可能漲價15%,那純屬自殺行為”,并指阿里巴巴同為電商,發布牽涉競爭對手的報告缺乏公正性。
而一直與京東商城價格戰不斷的當當網這次也掉轉了槍頭,當當網CEO李國慶發微博稱:“此次支持京東!當當網和京東天天打價格戰,沒有漲價。”
針對京東的聲明,一淘網稱,作為比較購物搜索平臺,其統計數據來自于自身價格監測系統對5000余家購物網站價格信息的收錄抓取,京東自然在列。“我們發這個報告的目的,并非要指責商家漲價,只是利用自己的數據資源為消費者做一個總結和整理。”一淘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分析人士認為,一淘需要公布價格指數更多細節才有說服力,包括數據統計的方法和口徑等。
印聯傳媒轉載自鳳凰網
相關閱讀: 快印店現狀調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