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遲緩的奢侈品行業在推行數字化后,也迎來了“贏者通吃”的階段。為了生存,他們至少需要考慮以下 4 個問題。從去年到今年,奢侈品行業的主要變動仍然圍繞三個主題:管理層及創意總監的來來去去,奢侈品牌的收購與被收購,以及各種類型的電商拓展。也讓我們看到一些圖文加盟店在奢侈品富人消費的新展望。
其中,電商的變化最為頻繁——過去兩天,就有兩則相關消息先后傳出:在紐約,英國奢侈品電商 Farfetch 已雇傭摩根大通和高盛銀行協助其上市計劃,預計今年完成,估值 50 億美元;國內,開云集團旗下眼鏡部門宣布入駐京東。麥肯錫咨詢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數字達爾文主義時代》(The age of digital Darwinism)再次用一組新數據論證了這種變化背后的原因。

這份報告說,如今,個人奢侈品(包括服飾、鞋履、配飾、珠寶及眼鏡)的線上銷售額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 8%,總計 200 億歐元,是 2009 年的 5 倍。到 2025 年,這一數額還將翻三倍多,達到 740 億歐元。也就是說,全球五分之一的奢侈品銷售額都將來自線上。
相比其它行業,奢侈品行業的數字化變革來得過于遲緩;近兩年消費習慣變化及技術革新的倒推,又使得這一進程顯得過于倉促。
奢侈品消費者的數字消費習慣發生了什么變化?
如今,80% 的奢侈品銷售都受到了數字化的影響。典型的奢侈品消費者會在線上線下間不停穿梭,比如先在社交媒體上尋求博主或同輩的意見,再去門店消費,最后又把這次購物成果分享到網上。品類不同、價位不同,數字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也各有不同。價位更低的產品在線上奢侈品銷售中占比最大、增速也最快,如美妝、成衣及手袋。腕表及珠寶則相對落后。反過來說,會在線上消費輕奢類產品的顧客也更年輕。
奢侈品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數字化水平也比平均水平更高——98% 擁有手機,高于平均水平的 65%。不過,不同年齡層的數字消費習慣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差異巨大。比如,嬰兒潮一代(50 歲以上)平均擁有 3.5 個移動設備,每周花在網上的時間為 16.4 小時;而千禧一代(33 歲以下)平均擁有 4 個移動設備,線上瀏覽時間為 17.5 小時。只有社交媒體的使用習慣差異稍大:嬰兒潮一代有 75% 瀏覽社交媒體,千禧一代中的比例則高達 98%。
另外,移動化仍然是主流。2018 年,消費者在手機端所花的時間是 PC 端的 4 倍。
奢侈品的數字營銷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品牌能夠與消費者互動的觸點變得更多,也更加分散。在中國,觸點總數達到 15 個,其中一半來自線上渠道。營銷對象(消費者)并不是品牌信息的單一接收方,也參與制造信息。這個變化在社交媒體上最為明顯,比起品牌自己發布的信息量,網友們主動發起的討論量翻了上萬倍。
奢侈品牌在線上渠道和線下活動的營銷預算都在增長,同時壓縮了對平面媒體的投入。前兩者之所以同步增長,是由于協同效應——線下活動為線上傳播制造談資,線上傳播則為線下活動觸及更多觀眾。成功打通線上+線下的策略,是圖文加盟店未來的精品廣告之路。
從企業運營來看,應做出什么改變?
將數字化滲透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從設計、研發、采購、生產、營銷、銷售到物流。
在未來,圖文加盟店將借助數字化,將傳統只為少數人提供“一對一”服務的客戶關系拓展為向多數人提供此種服務。這意味著奢侈品企業需要與各個銷售及營銷觸點上的企業加強合作。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